長久以來,“德國制造”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響當當的品牌。在這一光環(huán)的背后,德國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體系成為最為基礎和重要的支柱。遠涉重洋來到德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們便成為這一體系下最直接的體驗者和受益者。
留學德國,矛盾中的艱苦抉擇
進入21世紀,伴隨著自費留學大軍的崛起,德國漸漸進入了中國學生的視野。廉價的入學費用、先進的科技水平、傳統的歐洲文明和高水平的福利政策,成為德國最吸引人的優(yōu)勢。從2001年起,中國學生已經開始形成了一個留學德國的小高潮,盡管曾經有過回落,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德國,并在2007年形成了新的高峰。據統計,目前生活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已經達到27000人左右。
德語還是英語?
不像英語那樣已經有了大概10年的學習基礎,也不像日語或者韓國語那樣靠近我們的生活,德語成了人們選擇留學德國時必須首先認真面對的問題。有人說,德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但其實對于有過英語基礎的中國人而言,學習德語最大的困難往往在于跨過內心那一道恐懼的門檻。
“規(guī)矩”或者“死板”是外界對于德國人一種非常矛盾的評價,不知到底是好還是壞,在德語中其實也是這樣。德語的拼寫十分的工整,甚至在字典中不需要使用音標來標注讀音,所以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發(fā)音規(guī)則,對于絕大多數的德語詞匯來講,人們可以做到看到就會讀、聽到就能寫。另外,德語的初學者一般都會驚喜的發(fā)現,德語字母的發(fā)音跟漢語拼音有著驚人的相似。這些優(yōu)勢其實可以讓人輕松的開始德語的學習。與此相比,最難的莫過于德語語法了,由于德語有著嚴格的詞格和絕對規(guī)范的語法以及句式規(guī)定,許多人往往從一開始就糾纏于這些復雜的規(guī)矩當中,但是一旦學習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多數人都會發(fā)現,其實正是因為這些規(guī)范讓德語反而變得簡單了。
在如今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語言能力成為重要的衡量標準。通過留學德國掌握德語,再加上英語和漢語能力,在未來世界不論走到哪里都會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Diplom還是Master?
德國長期以來所實行的學位體制不同于中國和其它歐美國家。德國高校的學位沒有學士和碩士之分,學生們經過長期的學習獲得名為Diplom的學位,在國際上通常被人們認證為碩士學位。這樣本碩連讀的學制極大保證了學生的學術水平和動手能力,讓德國的畢業(yè)生在全世界都有著很強的競爭力。但是,學生們通常需要一次性面臨五、六年,甚至更長的學習時間,淘汰率非常高;而且由于與歐美學制在本質上的脫鉤,極大妨礙了學生的國際交流。
1997年以來,德國許多高校都開設了面向具備本科學歷的外國留學生的國際課程,授予Master學位,采用英語或者德語英語雙語授課。國際課程的最大特點在于學制時間短,通常只需要4個學期即可完成全部學習。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在國內讀完本科之后,直接申請德國的國際課程,這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盡管對于學習德國傳統Diplom課程的學生而言,可以在學習開始的時候憑借中國的本科學歷減免一些課程,但是由于語言、課程設置等原因,整體的學習時間并未縮短多少,這時候Master的時間優(yōu)勢便非常明顯。與此同時,當學生畢業(yè)的時候,Master和Diplom的學生在德國有著幾乎等同的競爭力,而對于想要回國發(fā)展的學生而言,中國教育部給予這兩種學歷完全等同的認證效果。所以許多已經在攻讀Diplom的中國學生都在抱怨當初沒能夠申請Master課程,在時間成本上就比他人要多付出許多。盡管這樣,許多Master課程的學生也會羨慕Diplom學生的德語水平、知識結構、研究水平和相對長時間留德而獲得的多文化能力。
Master和Diplom的紛爭還遠不止這些。近些年來,取消傳統的Diplom而實施國際通行的Bachelor/Master學制的呼聲在德國越來越高,許多高校甚至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改革。但不管怎樣改革,Diplom或者Master之后可以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將不會改變。
早去還是晚去?
如果僅僅是把留學作為體味人生百態(tài)、感悟異國風情的游學經歷和體驗,那么什么時候來德國都不會令人失望。但是如果要作為未來職場規(guī)劃的重要一步,當你心儀德國的時候,決定何時赴德便有著很大的學問。總結起來,我們把它歸納成一句話:要么早、要么晚、要么Master。
根據德國高校的規(guī)定,中國學生留學德國的最低條件是211院校四年制本科生修完一個學期,或者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生修完三個學期,都可以直接進入德國高校學習與國內相同的專業(yè)。“要么早”指的便是達到這個最低標準后赴德留學,學生可以在德國高校接受從零開始的正規(guī)且完整的德國碩士教育,一般情況下,以這種方式獲取Diplom碩士學位與在中國完成碩士學位的時間相比相差無幾。而且這類學生的語言水平、學術水平和社會認知程度都比較高。
另一方面,在國內完成碩士學業(yè)后申請德國的博士學位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德國的博士學位可以完全用英語完成。相對比國內高校而言,德國博士教育階段的研究實力和水平也都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可以讓學生直接進入所在領域相對較高的起點進行研究和學習。相對于本科畢業(yè)后留德的情況,博士學習有著相對穩(wěn)定的經濟保障,不論是獎學金或者是作為學校員工享有的政府津貼都可以保證在德國的基本生活。對于中國學生而言,這些錢往往都是綽綽有余的。這就是“要么晚”。
對于國內本科畢業(yè)的學生,如果選擇留學德國, Master課程是目前的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至少可以在現實情況下最大程度的節(jié)省時間成本。
學在德國,知識與能力并進
對于絕大多數留學生而言,留學的吸引力不僅僅在于知識上的提高,通過德國高校先進的教育模式和學習方式而開拓新的思維模式成為留學大餐的一道美味。與此同時,正是這個從一種到另一種模式和方式的變化給許多留學生帶來了實際的困難??朔щy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人們往往驚喜的發(fā)現,質的飛躍就蘊藏在這個過程當中。
沒有課本、沒有班級、沒有年級
與中國的大學不同,德國大學里沒有年級和班級的概念,只有學期數和專業(yè)的區(qū)分。學校開放所有課程的教學,學生需要自己安排學習進度。只要完成專業(yè)內的必修課程和規(guī)定數量的選修課程,以及實驗、實習、報告、論文等內容就可以畢業(yè)。而所有這些內容都以學分進行量化。相對于早期留學德國的中國學生而言,現在的留學生可以踏著前輩走過的路順利的前行,在選擇課程、安排學習進度和積攢學習資料等方面都有經驗可循,而不必自己慢慢摸索。
沒有課本,是德國大學的又一個特點。在教學上,幾乎所有的課程都沒有固定的或指定的課本,教授往往只是提供自編的講義或者提綱,有些課程甚至只有教授的板書可以作為一手資料。于是,借助圖書館進行學習便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好在絕大多數教授都會針對所授課程提供一個參考書清單,能不能在圖書館借到這些書就要靠運氣了,所以往往都是先下手為強。相對于在國內教育中只需要通讀一本教材即可完成學習不同,德國人強調的是按照教授的授課內容從眾多圖書中尋找相應的參考資料,這才是真本領。其實在這一點上,德國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念――書,是我們的工具,在今后的工作中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往往依靠的就是在書海中尋找知識的能力。
個人和團隊能力同時培養(yǎng)
當今社會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在具備優(yōu)秀的個人能力的同時也必須有著很強的團隊合作能力,德國高校教育長期以來奉行并體現著這樣的宗旨。由于沒有固定的班級劃分,許多學生從入學那一天開始就形成了三五個人組成的學習小組,大家經常在一起討論學習問題、交流學習經驗。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上,也盡量突出團隊的作用。例如課后作業(yè)或者實驗操作,常常是以小組為單位聯合完成,小組成員共同協作、分工完成、獲得統一的成績。對于每個學生都要參加的研討會課程(Seminar)也往往是把一個大的課題分割為許多小題目交由不同的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綜合成一個完整的研討會。
目前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屬于某個固定的學習小組,這個比例遠遠低于德國學生。除了中國留學生數目較少,相對較難形成學習小組這個客觀因素外,許多中國學生不愿意主動加入德國人的小組是主要因素。多數情況下,德國學生不太習慣于與外國人一組,這時候,中國學生的主動性和溝通能力就顯得頗為重要。通常說來,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增加與德國學生在課外話題上的溝通,以及適時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往往是加強與德國學生溝通的三大法寶。
口試,中國學生的一道坎
不論在德國學習什么專業(yè),都必然會接觸到口試。對于一些不方便通過書面題目直接進行考核的課程,就必須進行口試。口試的時候,一方是教授和一名書記員,另一方則是一名或者多名學生,教授通過與學生對某方面問題進行討論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絕大多數中國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大難題。
除了語言自身的問題之外,心理上的恐懼往往是最大的障礙。獨自面對教授,多數人都會有些怯場,畢竟在我們以往的生活中,這種層面的對話經歷的太少。有些時候在國內所接受的教育中,老師或教授都給人留下非常嚴厲的印象,從而令人敬而遠之。其實,德國教授多數為人都比較和藹,很少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如果中國學生能夠在平時多找教授溝通就很容易感受到這一點,從而在考試時不會太過緊張。
另一方面,口試時中國學生應該格外注意一些溝通的技巧。首先,必須要明確對方的問題。當沒有聽懂時,考生應該直接請教授再講一遍,教授會不厭其煩的為你重復闡述,或者換作另一種方法提問。如果考生只是沉默不語或者借由自己的錯誤理解來進行回答,會讓教授誤以為你聽懂了題目,只是不會或者錯誤的學習了這個知識點。這是在中國留學生中常見的一個問題。其次,口試就是一個用語言交流和討論的過程,即便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也不要讓自己的嘴巴長時間停下來,例如“這個東西我知道,讓我想一下”、“我需要一點點時間”等等,用這些語言來拖延時間,從而避免冷場太長時間讓教授中止這個問題。最后,要敢于開口,不必介意語法的對錯,也不要介意說錯答案;要嘗試輔助工具,利用畫圖表的形式來幫助表達。其實只要你說出一點東西,教授就會根據你所說的來進行討論,這正是溝通在口試中的最明顯的體現。
生活在德國,經歷比什么都寶貴
當兩種古老文明相遇的時候,有撞擊、有包容,人們在這當中所體味到的就不僅僅是酸甜苦辣的滋味,更多的卻是內心所引發(fā)的思考,對人生、對社會、對未來。對于每一個留學德國的中國學生而言,這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拮據的生活卻有滋有味
在德國的大學校園里,中國留學生屬于經濟上相對節(jié)省的一族。大約一半中國留學生的年消費在4000到6000歐元之間,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在6000歐元以上。盡管不同城市的消費差距很大,但是相對比德國學生平均每月650歐元的消費而言,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一般德國居民在住房上的支出只占全部支出的四分之一,而對中國留學生來說,這個比例要提高到二分之一,再加上飲食和保險,這三方面的費用占據了所有消費的絕大多數。日子過得相對拮據,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努力地面對現實,仔細地盤算生活。尤其是剛到德國的時候,當突然發(fā)現10錢只能當1塊花時,成長的步伐就從此慢慢邁出。
俗話說,花錢容易掙錢難,尤其是在學生時代通過打工來養(yǎng)活自己,不能不說是留學生涯中的濃重一筆。工廠或餐館打工是中國留學生在德國最經常從事的工作,越來越多的學生也通過參與大學或研究單位的助理工作,以及導游翻譯等來獲取收入。從每小時5歐元,到十幾或幾十歐元,工資報酬跟工作的性質有著很大的關系。大約五分之一的學生可以通過打工完全養(yǎng)活自己,也有近一半的學生靠打工補貼一半以上的生活費用。
不管是獨立安排學習、打工和休息時間,還是精心打算每一分錢的花法,留學生從中真正體會到了生活的含義。手頭緊時的煩惱也好、掙錢后的快樂也好,都是生活賦予的考驗。經歷了這樣的磨煉,許多人都會感慨:這樣的苦都能挺過來,今后還有什么能打倒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