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德累斯頓上了一年大學之后,人們便可以為德國的生活勾勒出一個清晰的輪廓了。而在我心底、在我的腦海中,這幅圖畫就象拼圖一樣,一塊一塊地逐漸拼接而成。
在德累斯頓上了一年大學之后,人們便可以為德國的生活勾勒出一個清晰的輪廓了。而在我心底、在我的腦海中,這幅圖畫就象拼圖一樣,一塊一塊地逐漸拼接而成。那是一幅時時變幻的圖畫。眾所周知,在德國能過上好日子。但真正令我興奮、使我家鄉(xiāng)的朋友好奇并津津樂道的,是我親身領教的德國式的思維方式,還有我在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有關德國的老掉牙的說辭之間進行的比較。德國人真的冷漠嗎?他們自私又孤僻嗎?德國式的準時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在科隆,我得到了一個在“德國之聲”實習的機會,那里的經歷打碎了很多陳詞濫調。在編輯部、在食堂、甚至是在電梯里,熱情友好處處圍繞著我。人們用世上的各種語言親切地相互問候,其中自然也包括德語。禮貌客氣同時在文化上兼容并包,這就是“德國之聲”。還有準時。
大家準時乘電梯來到地下一層,終于有時間吃點東西、喝杯咖啡、聊聊天。但要進播音室的時候可就慘了!數(shù)分鐘的焦急等待、來來回回地踱步!八部電梯里竟然沒有一部想著停一站帶上我!編輯們怎么能做到不精神失常呢?原來他們已經在這些年里學會了如何應對這種局面。早些出發(fā)就是了!竟然常常在播音前15分鐘就動身!如此這般雖不能保證提供最新消息─在這一刻鐘里世界上可能還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但畢竟是準時的。
若要力求時效性,在最后一刻還坐在電腦前面,那么在播出前的短短時間內飛奔下幾層樓梯、準時趕到并略有些氣喘地向聽眾們問好,這也是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人們不禁想問,那可憐的編輯幾周來是否還在深受氣管炎之苦。不管怎么說,準時又不失時效性畢竟做到了!
輸入您的電話號碼,點擊"給您回電",稍后您將接到我們的電話。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請放心接聽!
手機請直接輸入:如 1860111****
固話前請加區(qū)號:如 01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