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瑞士 >>
瑞士留學體驗 >>
移民就業(yè) >> 正文
教育:留學生越來越多――中國教育市場肥水外流
http://m.11903.cn 發(fā)表于:08-09-28 10:04:12 瀏覽:693次
來源:
一位孩子剛剛中考完的家長和同事談起北京的哪所高中好進,哪所高中分數(shù)不夠要交多少錢等。那位同事感慨地說,交那么多錢?還不如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呢!的確,今天的大中城市,把正在讀初、高中的孩子送到國外去上學的情形已不少見。
據(jù)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提供的數(shù)據(jù),1995至1996年度發(fā)放104份中學生留澳簽證,1998至1999年度則已升至620份,兩年時間驟漲數(shù)倍。中學生留澳簽證現(xiàn)已占去澳大利亞發(fā)放給中國學生全部留學簽證的1/3?!?
在經(jīng)濟發(fā)展先行一步的南方,留學生低齡化更為普遍。據(jù)深圳某中介機構介紹,他們“辦出去”的年齡最小的“ 留學生”才5歲,到新西蘭上幼兒園。廣東中小學生留洋已占全省自費留學比例的50%左右。
外面的世界精什么彩
19世紀末,第一批中國孩子遠渡重洋,前往歐美學習西方科學。國門甫開,一切新鮮,但作為泱泱大國的國民,相信當時的家長和小留學生們心里的擔憂、茫然要比興奮和激動多?!?br />
一個世紀后的今天,孩子們出國不用再在船上苦熬幾個月時光,家長們多了些許希望的同時也添了幾多負擔。長春的高鵬上高一時,因與老師“關系不好”,成績越來越糟,高二選擇了退學。今年夏天,家里幫他聯(lián)系了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高鵬的母親認為,孩子與現(xiàn)行的教育方式有抵觸情緒,加上國內高考、就業(yè)競爭都太激烈,讓他在國外上個大學,回來找工作也許會容易些。參加“ ’99國際高等教育展 ”的梁先生咨詢了幾個國家的學校后,決定把初中剛畢業(yè)的孩子送到美國去。他說:“就一個孩子,挺聰明,我不強求他長大后一定干成什么大事,但得給他一個發(fā)展的機會。美國的學費雖貴,但文憑含金量高。”歐美同學會加拿大分會的閻長明博士認為:國內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孩子出去后,可以接觸到更加多樣化和較開闊的環(huán)境,未來的選擇也更豐富。同時多了一個認識世界的視角,有可能成為國際型人才?!?br />
然而,外面的世界一定能給孩子的未來一個精彩的答案嗎?未必。一出高中校門就被父母“空降”到美國加州硅谷的小陳,因基礎太差,在當?shù)厣鐓^(qū)學院跑馬燈似地轉校,揮灑完四五十萬元人民幣后再也無法繼續(xù)學業(yè)。北京一所私立學校的于香蓮老師對某些國外學校情況較為了解,她說,到澳大利亞一年2萬美元,去瑞士一年1.5萬美元,學旅游飯店管理,學制一年。1月份出國,到5月就去飯店端盤子,大飯店還進不去,只能到亞洲人開的飯館;到期想再學,還得交同樣多的錢。除了強化語言,能學到什么呢?其實就相當于國內的職高,國內讀三年1萬元人民幣就夠了?!?br />
處在成長期的青少年出國后,大部分從此開始了獨立的生活,面臨全新的文化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的沖擊,不同文化的差異較為容易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性格形成過程中產(chǎn)生負面影響。北大社會學系王思斌教授認為,讓青少年放棄祖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轉而去學習一門外語或某種技能,可能會得不償失。
爭奪的不僅僅是人才
?。福澳甏泻笃冢笈嗄瓴趴×魧W國外。國人曾經(jīng)驚呼,長此以往,中國人才流失將成為民族興衰的大問題。而今,小留學生的增多,除了加劇國人對人才流失的憂慮,同時也帶走了巨大的教育消費市場。據(jù)保守估算,僅廣東一個省,一年的教育消費就流失約10億元。由于擔心孩子擠不過高考的獨木橋或認為“應試教育”過于殘酷,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了與海外學?!敖榆墶钡乃搅W校,從小學到中學,起碼花掉50萬人民幣,但這讓一般家庭咋舌的數(shù)目仍然無法同出國留學的費用相比。據(jù)《北京青年報》的一個采訪統(tǒng)計,1998年,1183 名中國學生赴澳大利亞接受中等教育(包括中學以外的中等教育形式),自費赴澳的學生除向學校繳納全部學費外,還須支付生活費、醫(yī)療保險費,一般公立學校學費較私立學校要低,但每年也需要約4萬元左右人民幣,加上日常生活開支4萬―5萬元人民幣,每年總費用接近?。保叭f元人民幣。以此計算,去年我國赴澳中學生就讀費用達3.55億元人民幣?!?br />
?。保梗梗改辏袊鴮W生去加拿大念大專的教育投資達4.34億元人民幣;去新西蘭讀中小學的費用達3.3億元人民幣。在美、英上中學,學費、生活費每年至少15萬元人民幣;即使去塞浦路斯這樣的小國,學酒店管理4年也要花掉30萬元。
海外市場化、產(chǎn)業(yè)化的學校敏銳地察覺到中國家庭的這種教育需求,紛紛搶灘中國內地,各種教育展覽越來越多。1999年1月,英國88家高等學校和教育機構在上海設攤,兩天參觀者達1.5萬人。英方稱,參展的單位十分踴躍,因為中國的教育市場很有誘惑力。英國首相明確對大學校長們說,你們要看好國外尤其是中國這一市場。
經(jīng)濟學家魏杰對“小留學生現(xiàn)象”憂心忡忡:“如果將高中后教育的需求在國內轉化好,那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北贝笾袊?jīng)濟研究中心的易綱教授認為:“從經(jīng)濟的角度看,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一種需求,你不能說它是不理性的。但又確實是一種內需的外流,值得深思?! 薄?br />
需要注意的是,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較好的、花錢多的教育正在成為新的社會時尚。中國經(jīng)濟景氣監(jiān)測中心的調查顯示:68%的人肯定在子女教育中存在盲目支出現(xiàn)象,而且,收入越高盲目支出的可能性越大。
高教大眾化時不我待
家長們花費“巨資”,孩子們卻大多進的是國外二三流的學校,為什么許多家長對把孩子辦出國還趨之若鶩呢?目前中國高等教育“精英化”的客觀環(huán)境恐怕是主要原因?!?br />
中國大學生占總人口的比重僅8%左右,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國家?。玻矗サ钠骄剑幻磕陸獙卯厴I(yè)的300多萬高中生,只有1/3左右能進入大學。近年城鎮(zhèn)大批獨生子女相繼進入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齡段,這意味著中國高等教育一個新的高峰期即將到來。但高等學府門檻太高,國家準入控制嚴格,教育消費領域呈現(xiàn)明顯供不應求。有經(jīng)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大多數(shù)領域都已進入買方市場,唯獨高等教育是賣方市場,他們稱之為“短缺經(jīng)濟的最后領地”?!?br />
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并不是自身發(fā)展的一種選擇,而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小留學生帶走的是教育消費市場,反映的是教育改革方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