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本人的英文水平之差是有目共睹的。安倍晉三也曾在公共場合用英文演講,卻沒能給日本加分。一方面,大部分日本人不會也不愿說英語,另一方面,日本人講英語往往發(fā)音怪異。
日本人為什么說不好英語呢??
日本人的英文水平之差是有目共睹的。安倍晉三也曾在公共場合用英文演講,卻似乎沒能給日本加分。一方面,大部分日本人不會也不愿說英語,另一方面,日本人講英語往往發(fā)音怪異。從2014年托福分數來看,亞洲31國中,日本的排名是27位(平均分70分),僅超過了阿富汗,柬埔寨和老撾。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是新加坡(98分),中國排在第19位(77分)。而口語部分,日本居然在亞洲排名墊底。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經濟,文化都發(fā)達的日本人,如此不擅長英文呢?
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日語和英語在語言結構和發(fā)音上的巨大差異。
日語的動詞出現在句子的最后,而英語和中文往往是正常的主謂賓結構。日本人在說英語或中文時,需要用與平時不同的順序來組織語言,思考問題。此外,發(fā)音的阻礙也很明顯,元音發(fā)音清晰的日語和輔音眾多的英語有很大區(qū)別,而且部分輔音日語里完全沒有,對于日本人也是一個障礙。
另外,日本人的英語能力低,也和學習方法有關。在江戶時代,日本人通過荷蘭語學習歐洲的醫(yī)學和軍事。明治維新后則通過英法德三國的語言學習西方科學文化。過去的日本人需要的不是講外語的能力,而是快速準確的閱讀外國書籍的能力。在學校教育方面(和中國類似),重點都放在閱讀和理解能力上,長期忽視口語和聽力。
同時,個人認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也對日本人的英語水平有影響。日本是島國,而且從未被外國人殖民統(tǒng)治過。東南亞的越南,因曾被法國長期統(tǒng)治,就有很好的英語和法語基礎。菲律賓則是美國的殖民地,香港被英國長期統(tǒng)治。而印度,被英國統(tǒng)治上百年,甚至發(fā)展出了自己的英語。
在科教領域,高等教育階段,即便是涉及到國外教材,日本更多的也是采用翻譯好的文獻,不同于亞洲其它國家的高等學府,往往直接采用英文教材。雖然對于中國學生,考取日本的大學也需要提供托福成績,但你去了之后往往會發(fā)現,流利的英文在日本并不能給你帶來多大的便利和優(yōu)勢。在日本,即便你英文水平很高,也未必會在工作上獲得優(yōu)待,或者能比別人得到更高的薪資。日本的外交官一般都是法學專業(yè)畢業(yè),外語只是輔修而已。在日本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語言無非只是一門工具而已。在這一點上,日本人的想法和法國人頗有類似。18,19世紀,歐洲的通用語言是法語,連英國貴族都以在社交場合講法語為榮。法國人至今對法語保留有強烈的自尊心。如今英語的盛行,除了英語語言本身的優(yōu)勢外,更多的則是因為法國的沒落和大英帝國以及美國隨后的崛起,引領的本國文化和本國語言走向全球。
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獲得雨果獎的我國科幻大神的作品“三體”中的一個場景。未來世界里,眾多小語種已然消亡。地球人講的是一種中英文夾雜的“雜交”語言。全球競爭不僅的經濟,軍事,國力的競爭,文化的推廣和宣揚,才是國之傳承的根本。
輸入您的電話號碼,點擊"給您回電",稍后您將接到我們的電話。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請放心接聽!
手機請直接輸入:如 1860111****
固話前請加區(qū)號:如 01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