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美國 >> 留學體驗 >> 留學感悟 >> 正文

在美國別隨便“尊老愛幼”!

http://m.11903.cn 發(fā)表于:08-09-27 13:35:13 瀏覽:693 來源:

    今天送外孫女去美國曼哈頓學舞蹈,路上巧遇了“活雷鋒”,一個是“白人姐妹”A,另一個是“黑人弟兄”B。

    話說出發(fā)時分,我們祖孫二人急匆匆地趕到高速公路旁的公交車站。一看站上無車,遠處也無車來,心想,這下可要“晚點”了。正在著急時,一輛米黃色的轎車急駛而來,停在我們面前,一位“白人姐妹”

    打開車窗,朝著我甩出一串英語。我猜她是想邀請我們坐她的車一起過橋,便趕快叫外孫女用英語問她,能否送我們?nèi)ァ暗罔F站”,答曰“可以”。

    我們上車坐定,外孫女百思不得其解,非要問清她為什么會送我們過橋?還擔心她多收錢。雖然這位“白人姐妹”很可能聽不懂中文,但我還是不好意思在別人車上說閑話?!鞍兹私忝谩卑盐覀兯瓦^橋,又一直把我們送到地鐵站,才情深意切地喊著“bye-bye”,揮手而去。

    其實,關于“橋頭搭車”的故事我早有耳聞,這是個“雙贏”的事。我們這里的收費站,“過橋費”的標準是:一車兩人以下收6美元;一車3人以上收一美元。那位“白人姐妹”做了好人又省了錢,而我們更是分文未花。

    出于環(huán)保和交通的考慮,美國政府有很多“利國利民”的措施,很多城市都有“單人車道緩行”和“多人車道先行”之分,總之是鼓勵人們共享資源。

    我和外孫女從曼哈頓返回時,正值地鐵下班高峰。車廂里很擠,對于已經(jīng)瞎逛了一個小時的我來說,在地鐵上站著晃悠半小時回家是件很痛苦的事。不過,我也沒有奢望會有人給我讓座。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歷,老美不會像中國人那么“尊老愛幼”地讓座位,因為“讓”不好反而會導致不愉快。

    記得女婿說過,有一次,他在地鐵上很紳士地把座位讓給一個推嬰兒車的“黑人弟兄”,那人盯了我女婿5秒鐘,然后一字一句地問:“你確定我需要幫助嗎?”我女婿吃了一驚,連連道歉說    “對不起,對不起”。好在事情就此打住,如果那“黑人弟兄”再問:“你以為你是個紳士,便想幫助一個窮人嗎?”那“尊老愛幼”馬上就會演變成“階級矛盾”!如果那“黑人弟兄”追問:“你以為你是個白人,便有資格幫助一個黑人嗎?”那就大事不好,頃刻間就上升到了“種族矛盾”的高度!

    我旁邊的座位上,坐著一位“黑人弟兄”。他的面前,站著一個白人女士和她那背著大書包的女兒。但是,“黑人弟兄”對她們有“種族歧視”,寧愿伸長了胳膊,拍拍我的肩膀叫我坐下。這個黑人小伙子背著一個超大的書包,手里還捧著一本書。我以為他很快就要下車,所以把座位讓給我,誰知他竟陪著我們站了一路,和我們在同一個站下車。

    我想,這個“黑人弟兄”識文斷字,一定知道六七十年代我們中國人在自己都吃不飽的情況下,還去非洲幫助黑人弟兄們的往事。中國人和黑人弟兄的關系不一般,所以,華人在美國,只要懂得道義與平等、禮貌與尊重,可以和黑人拉幫結(jié)伙,也可以和白人稱兄道弟,這大概就叫“黑白兩道通吃”吧。

 

】【打印】 【返回
在線答疑
免費電話 在線答疑 威久總部專家熱線:010-68946699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