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國外名校的人,一定不會對澳洲的“Group of Eight”、美國的“Ivy League”等名字感到陌生。不少學生也在留學選擇學校時,“瞄準”了這些名校。東南日報記者目前訪問了威久留學寧波分公司的白曦老師,從訪問中了解到,出于對名校的向往,在出國選擇學校時,很多學生對這些名校有難舍的“情緒”。
崇拜因素:造成名校申請火熱現(xiàn)象
雖然大家對于留學已經(jīng)越來越理性,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家長和學生在申請學校時存在“名校情結(jié)”,去美國非排名前50的學校,去澳洲非排名前8的學校等。不少人對名校有一定的追風和盲目性,甚至有些學生抱有很大的崇拜心理。
此種情況非常多見,通常都是家長對名校非常執(zhí)著,而孩子一般對專業(yè)更加看重。一來部分家長出于虛榮心,孩子入讀名校對于他們來說是件很令人自豪的事,二來從實際角度考慮,他們認為名校的光芒更有利于孩子將來找工作。
然而,很大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特點。另外,對于名校課程具體設置、授課內(nèi)容及方式,不假思索和考察一番,趨之若鶩圍繞在名校的光環(huán)之下。而對于專業(yè)的選擇,更因其是“名校情緒”而無限放大就業(yè)優(yōu)勢,從而導致盲目選擇專業(yè)。
名校情結(jié):左右理性擇校
名校無論是在教學、研究還是整體氛圍上都有著強烈的學術研究性,在世界范圍內(nèi)斗享有很高的聲譽。而且這些學校有充足的研究資歷,對于有志于在某研究領域內(nèi)有長足發(fā)展的學生,名校的確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而一味專供名校,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
威久留學的白老師認為,很多家長和學生不了解國外的教育制度,一味以排名來衡量學校的好壞,這對于理性擇校來說是很大的一個障礙。
遇到條件一般但堅持要讀名校的學生和家長,白老師說道,“因為名校都有入學門檻,我們回從軟性材料和硬性材料等多方面來認識學生,告訴學生他學校需要的各項成績,如果學生考不到要求的成績,一般就會自動放棄了。但如果我們認為條件可以的,就會鼓勵他們并幫助他們申請更好的學校。
專家提醒:留學慎對名校情結(jié)
威久留學的白老師提醒學生和家長:“如果學生是非常勉強去的這些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不一定能順利讀出來。對于本科生來說,如果偶成績只是勉強通過,那研究生就很難申請,而且很有可能研究生的學校會不如本科就讀的學校。所以大家在申請留學時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清楚?!?/P>
總之,申請海外國家的院校,當我們在花費大量成本卻充當錄取率的分母時,不如根據(jù)自身條件和發(fā)展目標,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大學,充分利用大學寶貴的幾年光陰,收貨到真才實學。
本文轉(zhuǎn)自9月16日的東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