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德國 >> 德國專家視點 >> 正文

留學新熱門德國制造 在德中國留學生已達2.7萬人

http://m.11903.cn 發(fā)表于:08-11-12 16:39:05 瀏覽: 10429 來源:
長久以來,“德國制造”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響當當?shù)钠放?。在這一光環(huán)的背后,德國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體系成為最為基礎和重要的支柱。遠涉重洋來到德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們便成為這一體系下最直接的體驗者和受益者。

  留學德國,矛盾中的艱苦抉擇

  進入21世紀,伴隨著自費留學大軍的崛起,德國漸漸進入了中國學生的視野。廉價的入學費用、先進的科技水平、傳統(tǒng)的歐洲文明和高水平的福利政策,成為德國最吸引人的優(yōu)勢。從2001年起,中國學生已經(jīng)開始形成了一個留學德國的小高潮,盡管曾經(jīng)有過回落,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德國,并在2007年形成了新的高峰。據(jù)統(tǒng)計,目前生活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已經(jīng)達到27000人左右。

  德語還是英語?

  不像英語那樣已經(jīng)有了大概10年的學習基礎,也不像日語或者韓國語那樣靠近我們的生活,德語成了人們選擇留學德國時必須首先認真面對的問題。有人說,德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但其實對于有過英語基礎的中國人而言,學習德語最大的困難往往在于跨過內(nèi)心那一道恐懼的門檻。

  “規(guī)矩”或者“死板”是外界對于德國人一種非常矛盾的評價,不知到底是好還是壞,在德語中其實也是這樣。德語的拼寫十分工整,甚至在字典中不需要使用音標來標注讀音,所以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發(fā)音規(guī)則,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德語詞匯來講,人們可以做到看到就會讀、聽到就能寫。另外,德語的初學者一般都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德語字母的發(fā)音跟漢語拼音有著驚人的相似。這些優(yōu)勢其實可以讓人輕松開始德語的學習。與此相比,最難的莫過于德語語法了,由于德語有著嚴格的詞格和絕對規(guī)范的語法以及句式規(guī)定,許多人往往從一開始就糾纏于這些復雜的規(guī)矩當中,但是一旦學習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多數(shù)人都會發(fā)現(xiàn),其實正是因為這些規(guī)范讓德語反而變得簡單了。

  在如今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語言能力成為重要的衡量標準。通過留學德國掌握德語,再加上英語和漢語能力,在未來世界不論走到哪里都會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Diplom還是Master?

  德國長期以來所實行的學位體制不同于中國和其它歐美國家。德國高校的學位沒有學士和碩士之分,學生們經(jīng)過長期的學習獲得名為Diplom的學位,在國際上通常被人們認證為碩士學位。這樣本碩連讀的學制極大保證了學生的學術水平和動手能力,讓德國的畢業(yè)生在全世界都有著很強的競爭力。但是,學生們通常需要一次性面臨五、六年,甚至更長的學習時間,淘汰率非常高;而且由于與歐美學制在本質上的脫鉤,極大妨礙了學生的國際交流。

  1997年以來,德國許多高校都開設了面向具備本科學歷的外國留學生的國際課程,授予Master學位,采用英語或者德語英語雙語授課。國際課程的最大特點在于學制時間短,通常只需要4個學期即可完成全部學習。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在國內(nèi)讀完本科之后,直接申請德國的國際課程,這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盡管對于學習德國傳統(tǒng)Diplom課程的學生而言,可以在學習開始的時候憑借中國的本科學歷減免一些課程,但是由于語言、課程設置等原因,整體的學習時間并未縮短多少,這時候Master的時間優(yōu)勢便非常明顯。與此同時,當學生畢業(yè)的時候,Master和Diplom的學生在德國有著幾乎等同的競爭力,而對于想要回國發(fā)展的學生而言,中國教育部給予這兩種學歷完全等同的認證效果。所以許多已經(jīng)在攻讀Diplom的中國學生都在抱怨當初沒能夠申請Master課程,在時間成本上就比他人要多付出許多。盡管這樣,許多Master課程的學生也會羨慕Diplom學生的德語水平、知識結構、研究水平和相對長時間留德而獲得的多文化能力。

  Master和Diplom的紛爭還遠不止這些。近些年來,取消傳統(tǒng)的Diplom而實施國際通行的Bachelor/Master學制的呼聲在德國越來越高,許多高校甚至已經(jīn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打印】 【返回
在線答疑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系統(tǒng)